第241章 各大王朝的兴衰15
“而李鸿章本人……”罗玉华皱眉道,“抛开所有的一切,我们单单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,只聊一聊这个人,看一看他的一生,到底是怎么样的呢?”
“教员就曾经评价过他,君子小人,誉谤不一……”
“这可不是说要替他洗白什么的……”她继续道,“大家可别被一些电影洗脑包影响了,他是不是真如电影里说的,【既然要有人背这口锅,那不如让他老头子来背】……”
“没有人知道,也没有人能知道了……”
她嫌弃道:“我们知道的,是满清后期那一摞一摞的卖国条约上,不少都是他签的字……”
“别管是什么原因,李鸿章这个卖国贼的名号,他是生生世世都卸不下来的……”
“我们今天要看的,是让他走上了这条卖国道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……”
“李鸿章本名铜章,字渐甫,号少荃,晚年自号仪叟,别号省心,谥文忠。”她继续道,“他出生于如今的皖省东乡。”
“因在家里排行老二,所以民间又称他为李二先生。”
“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。因为少年聪慧,先后拜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,攻读经史,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。”
她继续道:“在道光二十三年,他入选优贡并奉父命入京应翌年顺天乡试,一举中试。”
“道光二十七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三名进士,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。”
“就科举正途而言,出身徽商又为苏州世家的主考官潘世恩,以及翁心存,都在青年李鸿章任翰林院编修时,对他经世致用世界观的形成,均有一定的启迪。”
“而以潘、翁为领袖的苏南豪绅,对李鸿章后来组建淮军迅速崛起于苏地,也予以极大的支持。”
“而最令李鸿章庆幸的是,他拜在了湘地大儒曾国藩门下,学习经世之学。”罗玉华继续道,“而这,则奠定了他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。”
“咸丰三年初,李鸿章得知太平军大举入皖的消息后,立马怂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,并与之连夜赶写奏章。”
“咸丰帝便命吕担任皖团练大臣,李鸿章也与他一同回到皖。翌年,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也由王茂荫举荐回乡办团练。”她继续道,“李家父子的团练【整齐皆可用】。”
“李鸿章一介书生,却先后随周天爵、李嘉端、吕贤基、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、捻军作战。”
“数年的团练生涯,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,不在一时胜败,不逞匹夫之勇。”她继续道,“但功高易遭妒,一时之间,谤言四起,李鸿章几不能自立于乡里……”
“惨遭排挤的李鸿章,只能投奔曾国藩湘军大营,充当幕僚。”
“李鸿章很得曾国藩的看重,平时他总会尽量让李鸿章参与核心机密的讨论,还将其与胡林翼、李续宜等方面大员同等看待……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这真不是机械飞升》《松田的酒厂二周目》《重回年代赶海打猎》《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》《仙工开物》《仙子,逼我吃软饭是吧》《云朵和山先生》《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》《圣拳!》《苟成圣人,仙官召我养马》
泡菜中文网【pczww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天幕直播,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