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音0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泡菜中文网pczww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大家打开讲议第十五面,第三十一章、心寂欲除。

这几章都是佛陀指导我们如何修出离心。前面的经文讲到修出离心,这有对外境与对内心的出离。对外境的出离是指一位初学者,选择一个如法清净的道场安住,这非常重要。唯识学对这个概念解释说,我们这念心会受外境的熏习,如经常拿一块干净的布到厕所内,这块布就会染有臭味;若经常拿这块布到大殿里,这块布就会熏染沉香的香味,所以布会出现臭味或香味,这与它所接触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,这称为熏习。

所以智者大师在《小止观》中说,若要修止观,一定要与同修梵行住在一起。出家人若想真正修行,不能与居士住得太靠近,因为个体生命与个体生命之间会互相释放一种磁场,因而受对方的影响。

譬如一位出家人买一栋公寓居住,虽然你会做定课,内心修戒定慧,你的个体生命散发出一种清净的磁场;若你的邻居过着放逸的生活,他们是释放着染污的磁场,你是一个人,他们是众多人,从唯识的熏习义来说,两个法在一起熏习,起初这杂染讯息与清净讯息会互相抵消,最后达成平衡。什么叫平衡呢?如两个人共住,最后这个人心中有另一个人的习气,另一个人心中也有这个人的习气,这叫做平衡。在熏习中,我释放一种讯息,你也释放一种讯息,我的讯息功能跑到你心中,你的讯息功能也跑到我心中。

所以选择一个如法的道场,这是成功的一半。严格来说,如菩萨戒所说,大乘学者不能与小乘学者共住,因为他们知见不同。所以同眷同行是一个问题,若一个人修净土,另一个人参禅,这两个人是不能共住的,因为他们的磁场不同。若只是想积集善业,要求标准可以不用这么高,但若有志于成就圣道,或有志于成就临终正念,则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人,或与你同住一起的人,这件事就很重要了,因为你的明了心识,无论白天或夜晚,皆在释放一种磁场,别人也在释放一种磁场,而最后的磁场一定会达到平衡。所以选择一个如法的地方安住,这对自己的修行是非常的重要。理论上来说,最好找一个比自己修行好一点的佛友来住,理论上对你会有所帮助。

以上修外境的出离是一种方便,以下第三十一章心寂欲除,说明对内心烦恼的出离,这是修行的正行。

佛言:有人患淫不止,欲自断阴。佛谓之曰:若断其阴,不如断心。心如功曹,功曹若止,从者都息。邪心不止,断阴何益?

有些人过去造业所留下的烦恼功能特别强大,但这人有道心,他对烦恼有出离之想,就以断阴的方式来对治。佛陀知道后对他开示说,若断其阴,不如断心。你心中有烦恼,这与阴没有关系,阴是四大的色法,它本身没有明了性,若想断烦恼是要断烦恼的根源——明了的心。

心如功曹,功曹若止,从者都息。功曹是汉朝的官名,他负责监督考核官员的功过得失,所以在官员中居于主导的地位,若功曹停息,旁边的眷属也随之停息。这是譬喻说,这明了心在我们生命中是主导者,若邪恶的心不能调伏,断除色法并没有帮助。

我们修假观时是观察因缘所生法,此生故彼生,此灭故彼灭。观察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呢?因为它有它的因地,若因地消失,结果也会消失。烦恼本身只是结果,若要消灭它,须找出它的因地,如因地不消灭,果报也就无法消失。因缘所生法中,因果有其等流的相对因果,所以需要找出正确的因地,才能破除烦恼。

佛为说偈:欲生于汝意,意以思想生,二心各寂静,非色亦非行。佛言:此偈是迦叶佛说。

于是佛陀开导他说,烦恼是从内心生起,不是从色身生起。欲生于汝意,内心的欲望是第六意识的爱取心所生,为什么会有这爱取呢?意以思想生,这是由于过去生的思想分别,以至于心中的名言活动有颠倒错误,这颠倒思想就数数的造作,产生一种错误的爱取。譬如有些人喜欢吃榴莲,内心与榴莲接触时就产生爱取,他对榴莲爱取的因缘是如何产生的呢?平常他或是看书,或自己打妄想,由于这种□□邪分别,他对榴莲安立好的名言,认为榴莲的味道特别美妙,也特别的营养。他的思想在内心中对榴莲安立好的名言,以后时间久了,他内心就产生意,当他与榴莲接触时就产生爱取。

我们对男女美色之所以会有爱取,也是由于内心的颠倒,内心对色身安立一种清净美妙的名言,所以爱取是由思想所生。

二心各寂静,非色亦非行。我们应该使意与思想都寂静,消灭这两种心的邪恶功能,这样就能达到非色亦非行,非色是指能解脱外境的诱惑,非行是调伏内心的烦恼,所以一个是调伏外境,一个是调伏内心。

对于寂静藕益大师开示说,修行寂静法门有两种方法:

(一)修不净观:

不净观是假观,我们过去的思想总认为色身是清净的,这是一种颠倒的思想,现在要把它扭转过来,这要做心理建设,色身其实是种种不净物,充满于身内,常流出不止,如漏囊盛粪。我们冷静的看待自己所爱着的色身,探讨它的相貌,若剥开色身外面的一层皮及里面的肉,见到色身里的心、肝、脾、胃、肾、脓、血、屎、尿,都是种种的不净物,充满于身内,这是内相的观察,我们见不到有一干净之物;若从外相的观察,常流出不止,如漏囊盛粪。肉身里的不净物,不论白天或夜晚,透过两眼、两耳、两个鼻孔、嘴及大小便处等九个孔流出,于是从这破洞中不停的流出不净物,所以外相也是不净。

这是说,我们过去对色身有错误的思想,一直认为它是清净的,在这清净概念的不断熏习之下,于是产生意的爱取,由这爱取产生欲望。因此我们欲望的来源,刚开始是一念的妄想,妄想不断的造作扩充就变成欲望。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的假观,来对治以为色身清净的颠倒。

(二)修无生观:

这是修空观,修空观主要是观察这念意心,觅心了不可得。藕益大师开示修无生观有两个方法:

(1)空间上观察:诸法不自生,亦不从他生,不共不无因,是故名无生。这念欲望的心,假设是有自性,有它的自体,若有自体,它是从何处生?

若是自己所生起,它会不断的生起,则就会有无穷尽的过失,这不能成立,因为有时我们有欲心,有时没有欲心,如果是自生,它应该不停的生起,所以自生是不能成立的。

若是他生,是外境的刺激所引生,外境是色法,这念心是心法,色法怎会创造心法呢?所以他生也不能成立。若说是共生,因为自不能生,他也不能生,两者合在一起,这更不可能生起。

所以原来这□□心是无生,若是无生,怎会有□□心呢?这是自己打妄想所捏造出来的,若从清净本性来观察,并没有□□心。这里是从空间上观察无生,它本身并没有真实生起的因缘。

(2)时间上观察:这是观察过去心不可得、现在心不可得、未来心不可得。我们观察这□□心的过去心,它未生之前,未生无潜处,这□□心在未生之前,是潜伏在哪里呢?正生无住处,它活动时是在哪里活动呢?是在身内或身外呢?生已无去处,当□□心消失,它是到哪里去呢?结论是过去心不可得、现在心不可得、未来心不可得,觅心了不可得。

觅心了不可得,在调伏烦恼过程中,扮演非常重要的脚色。有些人的心很容易从杂染功能转成清净的功能,但有些人就转不过来,即使修不净观也转不过来。有些人不修觅心了不可得的无生观,所以他就一直认为这念头是真实的,它有真实体性,那么要扭转这念头就有困难。只要你有一次经验,在打坐时能观察诸法不自生,亦不从他生,不共不无因,是故名无生;或是观察未生无潜处,正生无住处,生已无去处,依此法语来做观察,你会发觉邪念的本性是不存在的,若有这样一次的经验,这对你的修行有非常重大的意义。

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。当你从清净本性的角度来观察这妄想,这时你要扭转它就比较容易。

总之,若修从假入空观,观察它的无生,再从假观中观察它是不净,这样就能达到寂静。心若寂静,外境颠倒的诱惑就不存在,内心的欲望也随之消灭。释迦牟尼佛说,这是迦叶佛的传承,迦叶佛时代传承给释迦牟尼佛,释迦牟尼佛再传给弟子。

这一章是说,佛弟子对生命的因缘观,与世俗人有所不同。假设没有受佛法思想的熏习,我们凡夫颠倒的心会认为万法为色,认为生命的功能是由色法所创造,心法是由色法所创造出来的。医学上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聪明,因为他的脑细胞结构特别复杂,所以创造出聪明的心法。但佛法反对这种说法,佛法认为由心法创造色法,一个人的阿赖耶识有聪明的功能,所以他得果报时,脑细胞的结构就特别复杂,所以是由心法创造色法,心法主导色法。如果万法唯色,色法主导心法,这样会产生断灭见,因为色法毁灭,心法也随之消失,人生只有活一世,则皈依三宝,断恶修善就没有意义了。因此我们应该了解是由心法主导色法,心法是相续的,色法只是暂时的。

在美国曾有几个医学博士做实验,他找一个人做为实验对象,这个人的脑细胞由仪器来控制,他叫这个人修慈悲观,刚开始修时,慈悲观在他心中比较生疏,这些脑细胞的活动比较少,但经过每天一次一次不断的修习,他的脑细胞结构起了变化,他思惟慈悲的细胞功能不断的扩大,到最后他熟练慈悲观后,他的脑细胞结构竟完全改变了,修习慈悲观的脑细胞功能增加了很多。

所以心法主导色法,这是修行人永远要了知的真理。有些在家人有烦恼,为什么不能克服呢?因他认为自己身体有这个结构,所以就有这个烦恼,当然他也就不可能改变烦恼。但佛法不同意这种说法,佛法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心有这种功能,所以你召感这个果报。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。起初要改变自心,心念若改变,业力也随之改变,业力若改变,果报也就改变。所以这里说明了我们修出离心应该要在心地上下功夫。

第三十二章我空怖灭

佛言:人从爱欲生忧,从忧生怖。若离于爱,何忧何怖?

这段经文说明不修出离心的过失。若不修出离心,只是积集善业,则内心对人事的爱欲就不能调伏,或是爱财、爱色、爱名。若有爱欲心,虽然有时会满足爱欲,满足时会产生乐受,但乐受也是无常,剎那剎那消逝后,内心会产生一种忧愁的功能,会有忧愁的感觉。忧愁严重时就变成恐怖,心中不安宁。所以修出离心以调伏爱欲,不要说这有来生的功德,今生就能消除忧愁恐怖。

初学者与老参的心态不同,初学者刚来到道场,他虽努力的修福及拜佛,但他身心世界有一种忧愁感,闷闷不乐,这就是他心中还有欲望,他虽然加以调伏压抑,但欲望的功能所释放出来的就是忧愁。只要他能不放弃努力,安住于三宝上用功,三宝是大光明功德宝藏,有求必应,经过佛法戒定慧的熏习,就能调伏心中的烦恼,这时他心情特别开朗,忧愁也就消失了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神农道君

神农道君

神威校尉
【国风游戏】【全新设定】一觉醒来,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【司农】官。【王朝鼎盛】版本:你苦修《节气令》,从【风调雨顺】到【呼风唤雨】、从【五谷丰登】到【万物生长】、号令四季,默默发育。你小有成就,随军出征、掌《四农书》,冰封千里大河,为大军开道,《瘴气》杀敌,《雾影》阻万军,立不世战功,位居大司农,窃王朝命数,尽归吾身。【灵气复苏】版本:你养育【山精野怪】:双生并蒂莲使你水火不侵,七星剑竹一剑光寒十
言情 连载 85万字
诡异世界,但建设蟠桃园

诡异世界,但建设蟠桃园

岐山娘
文案:恐怖世界而来的顶级BOSS——叶禄,一朝穿越,变作了一个诡异村庄的小小村民。这个世界神祇倒异、诡植啖血,凡人依附诡植苟活,借助诡植修炼的诡士同样举步维艰。无论怎么看,都是要活先疯的预兆。叶禄沉吟片刻,安详躺平:累了,先睡一觉吧。一觉睡醒,旁边多了两个同样从恐怖世界来的挚友。叶禄:“?”点击就送人手?又一觉醒来,旁边多出一把香气扑鼻、翠绿青葱的月桂树苗。叶禄:“??”点击就送诡植?又一觉醒来,
言情 连载 9万字
O变A后攻了龙傲天

O变A后攻了龙傲天

山川千野
温柔(?)漂亮的腹黑攻x只对攻低头的龙傲天受晚十二点日更,封面是捏人,已购买商用权,画手@Dd简介:宋礼玉作为一个omega,主要有三大爱好:织毛衣、插花、煲汤。十八岁,突如其来的二次分化,他变成了一......
言情 连载 10万字
咸鱼世子妃

咸鱼世子妃

如满月
【正文完结】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,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。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,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。世子心里没有她,沈芙非常明白。她心里也没有他。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,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,她才不喜欢呢。世子疏离森冷,新婚夜便离开,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,沈芙一点也不在意。她忙着讨好公婆,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,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。她的要求
言情 全本 8万字
当万人嫌开始忘记以后

当万人嫌开始忘记以后

山枕月
【全文完】【推推基友超可爱的萌宠预收:《和前男友分手的代价是变成猫咪》by与鹤眠,一句话对我x冷淡的男友分手后竟沉迷猫耳play?】【我的预收《事已至此,先吃饭吧!》一句话留学留得每天两眼一睁就开始写遗书,一月能写六十封T∧T文案在最下面↓求收藏★】———★—————本文文案—————★—在家,陆虞上有一位能力出众的兄长,有一位品学兼优的长姐,下有一位活泼讨喜的弟弟,毫无疑问,才貌不出众又沉默寡言
言情 全本 9万字
神豪他儿孙满堂

神豪他儿孙满堂

冰汽水淼淼
无CP+神豪系统+养崽+渣男变身好爸爸+各种打脸+看前需要存放脑子的无脑爽文。才意识到是双周榜(哭死),扑街作者第一榜很重要(也许是唯一的榜了)所以要控制下字数,班后再日更,等申榜后看数据适当补万更。......
言情 连载 10万字